徐似道
Wherever
李光
雷应春
中秋的诗歌
刘致
刘弇
王越宾
梁藻
张氏女
立秋诗句
李远
诗歌的分类
诗集
陈景沂
情感
静夜思古诗
许大
九天奔月诗歌
赵功可
薛昭蕴
温宪
李延陵
盼望
胡仔
蔡琰
赠别
重阳节诗歌
《相见欢》古诗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锺过
长诗
虞世南
刘辰翁诗词全集
你我
商则
现代
鲍子卿
送卢主簿
# 古诗大全 #
@ 王勃
@ 唐朝
@ 送别
@ 友情
送卢主簿原文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送卢主簿拼音解读
qióng tú fēi suǒ hèn ,xū shì zì xiàng yī 。chéng què jū nián mǎn ,qín zūn sú shì xī 。
kāi jīn fāng wèi yǐ ,fèn mèi hū duō wéi 。dōng yán fù sōng zhú ,suì mù xìng tóng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卢主簿鉴赏
《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中国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松竹”二字包含了诗人自勉自况的意思。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不同的是: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诗人不是采用劝诫的口吻,而是勾勒出一个长安东山岁寒而后凋的松竹图,让人觉得东山的竹子虽然凋零了,却是一个值得人留恋、神往的好地方。诗人送别卢主簿,好像并不完全担忧他的离去,而是寄希望于两人的并肩前进。所以,他才能把这首诗写得那么催人向上。这自然是由于诗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使然。
猜你喜欢的诗词
热门诗词推荐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红窗月·燕归花谢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月赋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日出入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坐久北风起)
1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
偈一(菩提本非树)
3
封燕然山铭
4
鹦鹉(莫恨雕笼翠羽残)
5
听雨
6
箴作诗者(倚马休夸速藻佳)
7
别东林寺僧
8
长安遇冯著
王勃(650─676),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据传六岁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当时诸王中斗鸡之风盛行,王勃戏作《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游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后来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王勃牵连,也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年仅二十七。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他们都力求革新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齐梁宫体诗风,拓宽诗歌题材,表现积极进取、健康昂扬的精神,抒发政治感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由于他们在革新齐梁诗风和促进五律渐趋成熟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杜甫有「王杨卢骆当时体」的赞誉。王勃的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他的诗大都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王勃的文章以《滕王阁序》著名。有《王子安集》。
4422 阅读
朝代:唐朝 诗人:王勃 类别:送别,友情
发表评论
取消@TA
提交
用户见解展示
0条
暂无用户发表对该诗词的见解,快来发表您的见解吧!
一周
月度